返回

可持續發展目標1

可持續發展目標1(無貧窮)旨在消除全球範圍內的極端貧窮。近幾十年來,各國積極參與扶貧工作,使極端貧窮人口數量顯著下降。然而,受疫情影響,預計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的人數將增加近9,000萬,抹去近三年來的扶貧進展。根據聯合國的統計,全球仍有高達6.7億人口生活在極端貧窮之中,無法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。這些貧困人口中包括兒童、婦女和弱勢群體,他們面臨著飢餓、缺乏衛生設施、教育和醫療服務的問題。

在香港,疫情同樣對經濟造成嚴重打擊。本地勞工市場因而急劇惡化,失業率急升至 6.5%,為 16 年以來最高。根據《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》,香港整體貧窮人口高達165.3萬人(政策介入前)。

為了應對貧窮問題,香港政府和相關慈善機構採取了多項扶貧措施。政府透過社會福利制度,為低收入家庭和弱勢群體提供經濟援助,包括現金津貼、租金補貼和醫療保障等,亦積極推動就業培訓計劃,以提高就業機會和收入水平。香港的慈善團體和非牟利機構也為香港基層提供各種資源和服務,包括食物救濟、臨時住屋、心靈輔導和義工服務等。

可持續發展目標2

可持續發展目標2 (零飢餓)的目標是確保全球人口獲得足夠的食物、並實現糧食安全。自2015年以來,受到疫情、戰爭、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,全球面臨飢餓和糧食不安全的人數一直呈現上升趨勢。聯合國指出,到2022年為止,全球約有24億人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。

香港雖是高度發展城市,物質生活相對富裕,但社會上的弱勢群體仍然面臨著糧食不足的困境。無家者、低收入家庭和長者等群體尤其容易受到影響;縱然有食物果腹,他們仍無法吸收足夠的營養。

香港高度城市化的發展模式限制了農業生產的規模和效率,使香港大部分的糧食供應都依賴進口。這種高度依賴性使得香港在食物供應上變得脆弱,若果外部供應出現問題,如全球糧食價格上漲、貿易限制或運輸中斷,就可能導致糧食供應的危機。

面對這些挑戰,香港政府和相關慈善機構積極推動社會福利和食物援助計劃,以確保弱勢群體能夠獲得足夠的食物供應。同時,他們也鼓勵創新的農業發展模式,以增加本地食物供應的能力,減少對進口糧食的依賴。